倫敦因為人口過多,同時收入優渥的白領階級比例偏高,在倫敦市區很難租到個人專屬而閒雜人等莫擾的獨立小套房;一般人都是分租公寓裡的小房間,再與人共用廚房浴廁。

小套房就算碰到了,一般人大概也租不起。這邊因為租金實在太貴,所以報房租時基本上是用一個禮拜為單位,像把晡舊家那小房間,一週「只要」九十五鎊(月租大概就二萬多台幣),新家雖貴許多卻也是市中心區段撿來的便宜,每週「只要」一百三十多鎊(月租就三萬五台幣以上了)。倘若是海德公園旁觀的觀景綠地小套房、或是泰晤士河畔
Victorian Warehouse改建的雅痞親水新天地,這種等級的週租,大概就是把晡房間的月租。給誰住啊?中東或俄羅斯來倫敦念書的石油王子公主,再不然就是年終將金動輒百萬台幣的投資銀行員工(不過後者在這波金融風暴裁員浪潮下,很多恐怕都退租啦!)。

在台灣講到分租,通常都是認識的人講好,再一起把整間公寓住下來。然而倫敦外地人多、換屋率又高,租賃市場因為需求過於旺盛,導致此類朋友網絡湊出的房客組不敷需求。於是跟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同住一個屋簷下,便成了年輕人到倫敦打拼的共同記憶,有時即便是英國當地人皆然。

babucc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把晡辦公室有個不成文規定,誰要適逢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等人生四大樂事,該員便該本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之精神,大方買來甜嘴點心供大家祭口拜拜五臟廟。

babucc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這趟回台北,既然十幾個小時的飛機都要給他坐下去,回程票自然日期訂得越晚越好。於是票一訂就訂到了一月,換句話說,今年跨年要在台北老家跨唉!

台北自從
101高高建起,跟世界各國開始玩起「已開發國家了不起啊?告訴你,我們開發中國家照樣可以蓋出世界第一摩天大樓」的人小志氣高遊戲,咱們小小島嶼跨年放煙火的場景,不知不覺竟也成了世界電視新聞常客;BBC播、CNN 播、法國電視台也播。從紐約時代廣場、雪梨歌劇院到倫敦泰晤士河畔,電視新聞忽然轉到台北101的時候,至今還是會給我一些跳 TONE 的感覺。
 


babucc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自從跟K桑說好要到日本參加婚禮之後,把晡天真地以為我唯一的前置作業,就只有把體重減下來,免得到時候去東京被人家當成祭祀用的神豬(很不幸地這目標到最後徹底失敗……還好日本人似乎不喜在婚喪喜慶殺彘)。直到出發前幾個禮拜把晡跟倫敦友人小莎姐聊起這檔事,小莎姐只冷冷問了一句:「那你紅包要包多少?」

啥米!還要紅包!我的出席不就是對新人最大的支持與鼓勵嗎?

「一般行情要包日幣五到七萬,最近英鎊又一直在跌,你自己換錢動作要快。」

babucc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把晡今年九月時收到電子邀請函一封,通篇法文,好奇讀畢,原來日本朋友K要結婚了。

六年前K桑和把晡一同在巴黎當交換學生,把晡是區區台灣政大交換生,K桑則是堂堂東京大學代表(!)。那時在法國學校認識的朋友雖不少,然而這些外國朋友至今仍保持聯絡的,只剩寥寥數人,而K桑正是其中之一。

說到
K桑,此生堪稱把晡這輩子結識日本人當中最神的一位。K桑不僅講英文完全沒有日本人慣有的 腔調,當年更因精通法文而被派到法國去交換,同時間說得一口可溜的義大利文,然後在這一片語言的汪洋裡,又學了一點點基礎中文。學業之外的豐功偉業不提,K桑長得一表人才,幾分神似交響情人夢裡的演員瑛太(是玉木宏的話把晡早在法國給他下藥了,那容得新娘來分)。他在日本唸書時練劍道,到歐洲時則是勤打網球的貴公子,法國書念完後來台灣找我玩,還自己跑去金山「衝浪」<-----你看看你看看,就連運動都可以弄得這麼夢幻,這世界有沒有太不公平了一點啦。

法國交換學程念完之後,二人皆行蹤不定,四處跑來跑去。去年他考上日本外務省,赴海外受訓時來倫敦找過把晡一趟,除此之外我們大概只能在耶誕節前夕互寄耶誕卡。想不到這次不聲不響捎了封 Email 來,K桑竟然就要結婚了。

babucc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這一陣子不知不覺把自己版面搞得聖誕味很濃

所以.....一不做二不休,來張照片,祝大家聖誕快樂啦!


babucc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HO HO HO 經理大人聖誕老人來發禮物囉!



扮裝炒氣氛的都是辦公室大咖,為自保小命,圖片一概經過特殊處理(其實只是把 Word 圖檔貼到小畫家開的照片檔),以保護當事人真面目~

babucc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誠徵各方意見!把晡需要你幫忙。

下禮拜我們部門要辦耶誕聚餐,聚餐形式大概類似英國的尾牙,除了有不太好吃的應景菜餚,還有很多要促進員工交誼但反而搞得大家都不太自在的蠢活動。話說歲末年終這頓飯,百害集於一身。聖誕節前夕吃飯餐廳當然藉機敲竹槓,花費一高,就變得員工也要部分自費負擔極難吃食品。最麻煩的是出席者都還得自備小禮物。把晡備的禮物就在上頭,不知大家感想如何?

babucc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洗衣機都會吃襪子的嗎?

上面那張圖是三年前在德國東部大城德列斯登照的。那時把晡剛剛退伍,利用英國碩士班開學前空檔跑到德國語言學校小泡了一下;美其名是進修,其實是找機會和霞飛行同居之實。德國歌德學院提供的小公寓沒洗衣機,所以咱們二個每週例行公事,便是拎著一大袋髒衣服到自助洗衣店。找台洗衣機,倒倒洗衣粉,東西丟進去投了錢之後便是發慌空等,最後等到衣物重見天日了,再把那一大袋脫胎換骨的香噴噴襯衫T恤內褲襪子毛巾拎回住處。

babucc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把晡上回十分低調地揭露自己即將落入無辦公桌的慘澹前景,那時也沒多想,隨手就把上頭用的術語按字面翻回中文,於是 Hot desking 在那篇文章成了「熱桌政策」。那時邏輯是這樣想的:反正講到商管,台灣很喜歡看英美國家有什麼就跟著搬什麼風(當然,如果會給員工添加額外福利的則一概沒有),抄來的東西往往也跟著字面義亂翻。所以我也沒刻意去查中文版本,就直接跟著用中文念起外來和尚的經。

其實字面直譯不一定好,因為看中文的人若沒聽過英文原字,碰上這種沒頭沒腦的辭彙新發明肯定一頭霧水。熱桌政策……是說冬天桌面會自動加熱,所以中午趴著比較好睡嗎?還是說午餐可以直接放在桌子上加熱?

有個朋友看完前頭那篇文章好奇來問,沒桌子就沒桌子,幹嗎要叫熱桌?他這一問,我方動念上網拜請孤狗大神,一查才知,原來在台灣 Hot desking 好像還不算很流行的術語(那真是芸芸眾生的福氣……)。目前網上見到的翻譯有「公用辦公桌」或「辦公桌輪用」,二者顧名思義都很好懂。

babucc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喂!我在這邊啦!」

偌大會場酒鬼滿座,把晡四人正擔心 J 小姐不知佔位佔到哪個角落去了,幸好這回作東的地主腦筋轉得極快,位子一搶到,馬上跑回原先的插隊入口來找人。

虧得把晡這位同學這麼會搶位置,明明場內還不少外國遊客找位子找得一臉茫然搶得滿面貪嗔癡, J小姐才不過進來一刻鐘,卻已經蹦蹦跳跳領著四個老外朋友到我們今天的小地盤就座。把晡跟著來到啤酒帳篷的東北角,齁!眼睛一亮!輪廓深遂、鬍渣未刮,灌啤酒的時候喉結還會上下滾動;而且要棕髮有棕髮、要金毛有金毛,怎麼眼前盡是活過來的希臘雕像在喝酒呢?~(雖然中間也是有給他夾著一隻頗為礙眼的日耳曼版鍾馗大人)~這些俊美的巴伐利亞青年男子是哪邊冒出來的啦!

啤酒帳篷的座位,長得很像武俠劇裡的客棧,一長桌二板凳,原則上一桌八到十人,坐不滿自己想辦法跟人湊。話說 J 小姐搶灘成功立即鎖定這組人數未滿的慕尼黑大學生要併桌,傻呼呼的德國少年仔也以為 J 小姐同伴必定是一整群天仙下凡,爽快答應。誰知道仙女買三隻,帶把的送一雙,裡頭還夾著年近三十胖 GAY 老鼠屎一顆,等到 J 小姐吆喝「嘿!我朋友來囉!」,把晡遠遠就看到其中幾隻表情當場愣在那兒——「啊?被拐了」。

可是把晡哪容得他們反悔,馬上推著其他同伴順勢就給他一屁股坐下。

「耶!! 吃早餐!!」

有呷擱有獵,今天一定好開心的啦~

 

babucc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們如果要玩得盡興,明天一定要早早起床挑一家啤酒帳篷殺進去!」言猶在耳,隔天早上三位姑娘輪番進出浴廁,動作慢到時鐘都快要跳下來罵人。把晡 三兩 下刷牙洗臉完畢和帕先生在客廳坐著空等,時間卻久到像是凝結在空氣中一般,等到後來不禁懷疑,她們梳妝的速度是不是比照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的相親標準。所謂早早出門應該是六、七點就抵達現場吧?怎麼我們八點多才從家裡出發?!

亡羊補牢,「等下到了會場別人若是推擠你就推回去,今天絕對不可以退讓。」地鐵站內地頭蛇 J 小姐一邊小跑步一邊不時轉頭叮嚀傳授作戰策略。剛剛搭地鐵因其中二員阿斗不擅推擠(把晡正是其中一位肉腳),先鋒三人明明已經擠上迎面而來的第一台列車終究還是得讓岀位子來,結果五人目送塞滿的列車離去,載著滿滿車廂的敵人先到會場搶位子。

babucc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姑娘與啤酒
Photo by 把晡

                (沒錯!來慕尼黑喝啤酒就是這麼大一杯!你們兩位嬌滴滴的姑娘照樣要給我喝完!)

babucc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禮拜三請假需要什麼樣的理由?

同事得知我禮拜三排休,全都以為把晡要從明天開始連休一、二週,再不然也該是前後搭著六、日的延長版週末,搭個布滿歐洲天際線的廉價航空,到東歐窮一點國家花英國薪水當大爺。

搖搖頭,「沒啊,我只單修禮拜三這天而已。」

babucc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今年金融風暴拖得又臭又長,而且早在美國次級房貸大爛帳全面引爆之前,明眼人早見端倪,大不列顛金融業榮景一去不復返。今年二月,英國政府被逼上梁山把大型銀行Northern Rock收歸國有,好幫著收它急速擴張留下的爛攤子。銀行國有化?英國經八零年代柴契爾夫人大開刀,後頭工黨要存活,改頭換面也得靠右改走新中間路線。誰曉得把晡有生之年,竟然還能在大力鼓吹自由經濟的西方國家,親眼見證這種歷史課本上才有的大事件!

好幾次我想寫篇文章談談人在世界金融之都碰上百年難得一見災情的體驗;這就好像站上台北一O一頂樓,不巧碰上地震一般給搖得頭昏心悸一般。誰知道劇情越演越烈,高潮欲罷不能,新聞跟到後來人已完全摸不著頭緒,每天都有新事件添上這筆金融風暴的新紀錄。報紙翻開,要沒看到哪家銀行開門倒店或是股市瘋狂震盪,我反而覺得那才是大新聞。

想必台灣外電不遺餘力報導華爾街股災之際,也順便帶到不少倫敦慘狀,於是這段期間不少朋友特別開了口,關心把晡在此近況:「唉
……現在金融危機……你在倫敦過得好嗎?」我想朋友言下之意,想問的是您 雇主倒了沒?公司若沒倒,敢問 飯碗還保不保?倘若還有份頭路幹,不知 薪水給減了多少?

babucc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