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是這個禮拜三的事情。

話說這禮拜不知道老天爺發什麼瘋,工作量突然暴增。我前一天晚上明明都已經加班到八點多,成山的資料還是弄不完,最後實在受不了了,隨手把事情擱著落荒而逃。禮拜三只好一早八點半殺進辦公室,打算利用早上都沒人的黃金時段,一口作氣把手上欠的差事債務還清。

早上辦公室沒甚麼人,加上我太早起床,眼睛還睜不太開,所以包包一擺大衣一擱,人就逕自走到角落的咖啡機前。四下張望確定身邊無人,按了一杯卡布奇諾加糖。咖啡機很盡責地開始磨咖啡,整台機器震動搖晃得像是果汁機一樣。在一陣陣「滋滋滋嗯嗯嗯」同時,我眼角餘光不慎瞥見,嗜咖啡如命的P經理走向它的座位。

拜託!快一點。

我一心只想拿了咖啡逃離現場。倘若等到P經理也來點咖啡,就非得跟他在咖啡機前面開槓不可。二個人擠在那小小的空間裡,不講話實在很怪;問題是真要聊起來,還是很彆扭。

通常人家開口問「How’s going?」,心裡根本不想知道太多細節,所以我不能據實以報:「天殺的!工作多到弄不完」。可是若像平常只說聲「I am great」就閃,這樣也不行。因為在等咖啡的時候打招呼,要同時考量機器做咖啡所需的時間,如果聊天回的話題,不到三秒就自動銷毀,這樣不但顯得自己很不懂得社交,二個人站在咖啡機前萬籟俱寂,僅有咖啡機「滋滋滋」在叫,反而更尷尬。

所以每回要是給困在咖啡機前,我就開始莫名的焦慮,暗暗祈禱別人千萬別在這個時候來點咖啡。在我個人的項目表上,上班最尷尬的時刻,莫過於衝進廁所想大便,卻在洗手台碰到別人不得不聊上幾句。除此之外,因為等咖啡而被迫與人對話,穩穩占據最尷尬排行榜第二名。

「Morning! Kuan!」

終究沒能逃掉。「Good morning!」我硬是擠出笑容,開始努力盤算待會兒要接什麼話題聊。

不料P經理把我上下打量一番,天外飛來一筆:「Ah…you look smart today.」

啊?我本來已經準備好一整套「昨晚沒睡好,早上不得不喝咖啡」的對話,大概可以撐到我的卡布奇諾奶泡打完就烙跑,結果P經理把聊天內容這麼一轉舵,我一時錯愕還不知道要怎麼接。

稍稍補充一下,這個Smart是英式的用法(英式是字典說的啦,我在這兒天天聽到,也不確定美國人聽不聽得懂),指的不是聰明伶俐,而是說「你有打扮喔」。除了形容人穿得很正式之外,還包括稱讚人家外表看來瀟灑、帥氣。哎呀,我講得臉都紅了,問題是經理是否話中有話?如果說「You look smart TODAY」,意思代表把晡平常都邋遢成性,上班通常衣服穿得皺兮兮。如果說「YOU look smart today」,言下之意我今天是標新立異,因為沒事大家都不會把自己搞得這麼おしゃれ。

「Well, It’s because I’ve got a meeting with the client today. Is it THAT obvious?」

「You tell me.」

咖啡機發出嗶嗶的叫聲,卡布奇諾總算大功告成。我接過那杯咖啡轉身就走,心中卻不禁暗暗叫苦。早上一心想著工作,完全忘記我今天打了領帶出門,還配了相同色系的襯衫,椅背上還掛了西裝外套。給P經理這麼一提醒,我才想起這領帶一打,整天跟人聊天話題恐怕都避不開脖子上這一塊布。

前頭那二句話中有話,我是據實以報,不是寫好玩的。來這裡上班超過半年,現在總算知道咱們這部門都是關起門來自己玩家家酒。總要出門見客戶吧?實際上一個客戶平均一年只見上二、三回面。時間若不夠用也不出遠門,經理透過電話多邊會議就解決問題了。所以長期下來,大家都覺得這是個坐辦公桌的部門。再加上沒人來管,上班衣服只要不是T恤配牛仔褲,幾乎隨便你穿。

還記得報到之前,通知單上說公司的服儀規定為「business casual」。可是「business casual」反而搞得我一個頭二個大。因為business一點都不casual,要casual誰去跟你business?這種搭配方法幾乎跟「cow-boy couture」一樣荒謬。所以上班第一天我還是整套西裝上陣,前一天還去乾洗店,把那洗得一塵不染,燙到一條摺痕都沒有的襯衫拎回來。我想說business casual可能就是叫人不要穿得跟出席葬禮一樣吧?好吧,那就努力一下,打條顏色亮一點但是還是夠安全的領帶。



(去年上班第一週拍的照片。不是自戀啦!是為了寄給霞飛看。後頭房間有點亂,不好意思~)

這領帶最後束上去的時候,心裡有股莫名的哀傷。不是在這裡故作多愁善感,我剛剛去翻上天第一天的日記,那天的確也是這麼描述的;好像這整套服裝上身,就正式宣告我出賣靈魂,把自己賣進貪婪資本家的世界。最後我準時出門,加入路上西裝領帶大軍,拎著公事包,沿著泰晤士河畔走路上班。為了稍稍顯示我反叛與年輕的精神,先前還刻意去買了無印良品版的公事包,但那天看自己整套裝扮,總覺得這只是無謂的困獸之鬥。

結果那天被領到辦公室真的是傻眼!一整層樓大概男性員工快四十個人,沒見到半個打領帶,好幾個袖子直接捲到手臂不說,身上衣服還皺得跟陳年鹹菜一樣。才剛在自己位子上安置下來,某個小經理穿著佐丹奴式的素色夾克,右肩還背著Jansport包包從我眼前走過去。

我一開始以為衣服隨便穿,是資深員工才能享的專利,新進人員應該識相點別太拿翹,所以我堅持穿了一整個禮拜的西裝配領帶。結果那整個禮拜,每回有人來跟我講話目光常常不正面而來,反而都瞄到我脖子上的領帶,臉上一副百思不解的模樣。最後我的Mentor終於看不下去了,求我好心點別再打領帶。他說在這部門裡,除非當天見客戶,不然大家襯衫第一粒扣子永遠鬆開。

「如果客戶突然來訪怎麼辦?」我追問。實際上上班前已經先投資買了一大堆領帶,如果完全用不著,還真有點不甘心。

他抽屜隨手一開,裡頭赫然就是條已經打好的皺巴巴領帶。


半年之後,我已經被完全同化,熨斗從今年一月開始用沒超過十次。襯衫如果沒有標榜防皺我絕對不買,甚至禮拜三那天,還得重新上網去看領帶怎麼打。

問題是這種東西久久來一次,每次重新整裝上陣的時候,心裡就髒話連篇。也不知道到底是誰發明領帶這種鬼東西,小時候我看電視,看上班族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把領帶鬆開,只覺得那個結拉開那一刻好man好性感!可是現在同事都有胸毛,我還寧願他們都不要打領帶,這樣跟他們講話還可以偷瞄從領口竄出來那幾根。吼!那才man。

加上我這半年來逐漸發胖,脖子周圍也囤積不少脂肪。平常襯衫留最後一個扣子不扣都沒察覺,忽然間要打領帶,扣子全上,靠,脖子那邊都有點像Muffin Top,皮加脂肪直接往兩旁溢出來。鏡子一照,媽呀!臉要是不小心往下壓,打了領帶之後雙下巴竟然還有放大效果,真的是胖子的天敵。

把故事拉回這禮拜三。話說經理宣布這次要帶我一起去客戶那兒開會,我因為實在懶得把比較體面的襯衫拿出來燙,前一個週末就去逛街買了件新的待命,順便挑件領口比較寬鬆的。結果咧?領口再怎麼寬鬆,扣上第一個扣子還是像狗被帶上項圈一般。我脖子給那條笨領帶勒得快要窒息,忍了一整天,客戶竟然在最後關頭打電話來改時間!而且還改禮拜四,害我措手不及。

當天晚上明明已經累個半死,但是新的襯衫已經穿過了,不得不把燙衣板搬出來面對心中終極的恐懼―燙襯衫。燙襯衫真的很能考驗一個人的耐性,我實在想不出有什麼事情比燙襯衫還要無聊。每次燙完左邊總是不小心壓到右邊,燙完領口又不小心壓到袖子,簡直就是「沒完沒了」的最佳代言人。而且我每每站在那蛋頭狀的燙衣板前,都不禁納悶這個燙衣板到底要怎麼用,因為那件襯衫怎麼往上擺都擺不對,永遠也沒辦法整件攤平,燙起來怎麼樣也不順手。有時我真是氣得想拿到書桌上去燙。

再者,如果說燙的時候是因為衣服摺到或手壓到讓衣服又變皺了,至少每燙一次皺的程度便減一回,慢慢跟它耗終究能燙出個樣子來。可是如果是熨斗不小心壓出來的新皺痕,那幾乎就跟廚房的萬年油垢一樣,怎麼除也除不掉。但再怎麼欲哭無淚,還是得重新來過。怪不得路上乾洗店這麼多,我走路十分鐘可到的範圍內至少就有五家,辦公室附近更不用說了;一件中等品質的襯衫大概快廿鎊,折合台幣大概一千二到一千三,可是洗加燙大概就要二、三鎊,送乾洗店送個幾回幾乎就可以買新的了。所以一直以來,我以為只有買了Hugo Boss或Armani襯衫的人才會送乾洗。

禮拜四開完會之後,我回家望著換下來的那件襯衫,加上新買那件,實在又皺又髒。我聽到心裡在吶喊「你這隻懶豬!自己燙自己洗可以省很多錢啊!這省下來的錢回台灣不知道可以買多少東西」。無奈我毫不猶豫,又從櫃子裡抽出三件從去年洗完燙到現在永遠也燙不平的白襯衫,把它們全塞進袋子裡。巷口的乾洗店在促銷,五件弄到好八點九九鎊,雖然折合台幣六百多塊所費不貲,但就當是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好了。

至於領帶嗎,雖然去年一度蒐集成性,不小心買了太多條,導致有的沒見過天日,甚至標籤到現在都還沒剪掉,但我還是希望這些漂亮的小玩意兒在櫃子裡好好安息,最好年底前都不要再出櫃綁我脖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bucc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