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九月(如果是六天前寫這篇文章,就是去年九月了)把晡到霞飛姐姐巴黎家中作客。那時還特地花了些篇幅介紹霞飛姐姐多麼「搞剛」:吃頓飯變化多端,法式開胃酒打前鋒緊接著一道前菜一道沙拉一道主菜的繁雜程序,毫不偷懶。然而姐姐終究是年輕一輩職業婦女,當初就已叫看倌嘖嘖稱奇的用餐手續,其實已經是傳統法式生活的簡化更新版。這次到霞飛老家過新年,霞飛媽媽照例使出渾身解數,從桌前擺設到餐點內容樣樣安排妥當、毫不馬虎。五天下來把晡馬不停蹄吃好菜喝好酒,餐餐飯後甜點起士,回來後秤重竟然還小瘦半公斤,實在不得不驚嘆,法國人,你們真是太神奇了。
把晡到霞飛近瑞士山區的老家已是第四回,不過要算來過節,只算第二回。霞飛媽媽平常招待就已經備得一桌好菜,但逢聖誕節或過年,做菜就持續升級做得食材精銳盡出。由於法國交換學生時代的記憶已遠,今年也沒什麼走訪法國,平常把晡在倫敦吃飯隨意規矩少慣了,忽然回到吃飯也皇帝大的法蘭西共和國,即便當初在法國曾住過一年,現在看來也還是覺得新鮮。
咱們台灣過新年時不但要吃好料,團圓飯更常常煮得多到居心叵測,彷彿唯一目標就是把吃的人腸胃都撐到炸開為止。至於法國人嗎,他們過節也吃好料,我們有鮑魚、海參、魚翅、烏魚子,他們則有香檳、松露、肥鵝肝,然而他們大餐食料變精緻同時,盤內的量卻沒變動,而且吃的人還是要刀叉慢切,一口佳餚一口美酒緩緩下肚。所以過節大餐吃完,大家仍不免俗要輕嘆一番生命怎麼如此美好,然而酒足飯飽之際,卻沒什麼人需要鬆褲子把皮帶退格。
若真要說還有那點對健康有礙,恐怕就法國人過節好料的膽固醇,終究還是偏高了一點。
霞飛媽媽下廚時通常都把四人份的料算得好好。例如熱湯端來,分完四盤不多不少;沙拉上桌,把晡都能用手清點自己不該拿超過幾片葉子。如此一來餐飲先由廚師總量管制,接著菜一道一道上,邊吃還要邊聊天,等於強迫把晡細嚼慢嚥(不然一個人太早吃完坐在那空等的模樣,真的非常丟臉!),也難怪天天吃香喝辣,最後還能小甩油脂。
通常剛到老家第一天,第一餐都吃得有些意猶未盡。雖然不到飢腸轆轆的程度,但總覺得有一點點沒吃飽。然而第二天開始就會漸漸習慣邊吃邊聊天邊喝水的模式,戰線拉長,對飢餓的體認就開始質變了;真的餓就小撕幾片麵包,但吃飯時越來越用心品嘗每一小口的滋味。也只有在法國人的餐具上,把晡才會樂得小酌幾杯。有時想想,霞飛媽媽或許可以開個減肥營,吃得好還能瘦,根本就不用廣告。
可是法國人吃得好,做菜的人可辛苦的。因為法國人不像我們把菜在餐桌上一字攤開,所以廚娘得三番二次起身回灶腳端下一道菜。此外菜要一道一道上,湯要一個盤子,主菜要一個盤子,甜點又要一個盤子,飯後咖啡又要另外端出杯子和小碟子;一道吃完要先收,收完又捧出一疊出來擺,工作可多的。我們雖然都會跟著收碗盤回廚房放,但是霞飛媽媽沒辦法待在餐桌邊休息不動,因為她得不時回廚房監督下一道菜是不是爐子上保溫無礙,或者東西是否在烤箱裡烤焦了;如此想來,大廚做菜還得抓每一道菜吃的時間長度,難度真高啊。有的菜得最後在煮,吃前菜、喝熱湯時繼續煮,這樣上菜時肉才會剛好煮到最鮮嫩的程度;或者得自己飯吃一吃,又回頭進廚房重拾鍋盤,這樣外頭吃飯的人才能吃到最佳的口感。
這回過節來,更覺得霞飛媽媽任務沉重:為營造佳節氣氛,飯前鋪桌巾擺餐盤的手續變得比平常更複雜。剛到那天就發現,他們平常用的木製餐巾套環給收了起來,改換上把晡前年聖誕節送的Vera Wang設計師名品系列。開動前要先點燃桌上蠟燭,飯廳燈光也要調到最柔和溫暖的亮度(這個角落的要開、那個角落的要開,聖誕樹上的燈飾還要確定一閃一閃功能沒故障)。用完餐之後,碗盤餐具小山丘先運回廚房待洗,桌布則要包成一大球,拿到外頭把麵包屑抖乾淨後摺好收回抽屜。問題是收回去沒幾小時,馬上又要重新拿出攤開鋪上,把晡都不禁納悶為什麼不把桌布留在桌上就好了呢?
會有這種想法,把晡果然不是法國人啊。飯前 Mettre la table 擺放餐盤是法國飲食文化的重要一環,刀叉杯盤各有其位各司其職,不能隨手一擺就交差了事的。透過對這個小細節要求注意,法國人反應出他們對飲食的重視,也許在一一擺放的過程中,內心裡就好像交響曲演奏間趨加強一般,醞釀準備中,營造對美食的期待。
跨年午夜香檳出席,十二點一到開了塞,先是一聲「波!」,接著香檳入杯好酒撞擊水晶混著氣泡奔騰,於是乎把晡迎接2010年,滿滿聽覺的回憶。隔天新年大餐,中午又見一瓶香檳,索價不菲的好酒準備當水喝,然而最叫我吃驚的,其實是這天的餐桌。
餐桌脫胎換骨了。霞飛媽媽直接將把晡今年送的象牙色桌布鋪上。四個位子還是中間擺著盤子,左手叉子,右手刀子湯匙,盤子前方一水晶酒杯、一水晶水杯。可是盤子換成了百褶波浪荷葉邊的瓷盤,刀叉握起來厚實沉甸,餐巾不用套環,而是用二頭鑲著類似紫水晶飾品的絨繩綁著;一眾藏私,都是從櫃子裡小心翼翼端出來的,餐具用完之後還得勤撫拭才收回骨董盒子裡。
於是當把晡看見桌上的蠟燭台,也假定這是霞飛家珍藏的精品。忍不住開口問了老媽媽,這麼精美的燭台是哪裡買的?也想買一個給自己做紀念。
「這不是買的啊,這是自己做的。」
啊?是說DIY嗎?「外面那一層是以前買的聖誕樹裝飾品,因為太長了,我把它剪了幾段下來。」
聽霞飛媽媽這麼一說,把晡凝神一看,燭台外頭的金絲縷葉,果然是聖誕樹的Fu。
「然後我就把它黏在優格瓶子的外頭,就這樣而已。」
不懼蠟燭熱,馬上端起來一看:果然是優格小玻璃瓶!
倫敦有哈洛德百貨(Harrods),把晡每逢送禮十之八九都來此尋訪,久而久之,便認為美好的事物都只能要用買的解決,而倫敦這樣的大城市才容易買到。然而燒得一手好菜、擺桌設計美感一流的霞飛媽媽,原來還會自製佳節餐桌飾品,而且用的材料之平凡無法對照效果之成功,整個把Vera Wang比了下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