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莎女王城所指,乃德國北方港口呂貝克(Lübeck),也是把晡借調德國出發前經英國朋友一致推薦的旅遊景點。諸位薦城友人之言,首推T君為重;這位仁兄在漢堡當過半年英文老師,對把晡要去的旅途瞭若指掌。於是出發前T君是這麼說的:
「如果你漢堡之外只打算去一個地方,千萬別錯過呂貝克。」
結果不但沒有錯過,人待在北德國短短三個月,折回算是十幾個週末內,前後共去了呂貝克三次。第三回參訪之後不久就回到倫敦了,然而至今回顧當時拍的一千多張照片,仍舊意猶未盡。
且先不論呂貝克當地有何看頭,倘若到了德國觀光,以漢堡作為根據地,那麼參訪呂貝克單就旅程遠近考量也是合情合理的決定。德國北邊一道宛若果柄的長長地峽,一路向上延伸,直到與鄰國丹麥接壤,這塊窄長地段為德國北疆的什列斯威 – 霍爾斯坦邦(Schlewig-Holstein)。而地峽底端二個港口,西向北海、位居易北河口的,即為德國第一大港漢堡,至於東迎波羅的海者,便是昔日漢莎女王城呂貝克了。
二個北方城市幾乎相比為鄰,即使搭上德鐵最慢的區域列車,火車停靠不出六、七站(單憑印象,實際站數記不太得),約莫四十分鐘就能從漢堡抵達呂貝克。由於距離不遠,歐洲第一大廉價航空Ryanair班機若號稱飛往漢堡,其實都停降呂貝克機場,藉以刪減支出。然而這樣設計,對於歐洲各地遊客而言反而更不易錯過呂貝克。
呂貝克時至今日,已歸屬於大漢堡的生活圈,名符其實。當地若找不到像樣的東西,當地人車一開,不出一小時也就進了漢堡市區,連到漢堡的同志酒吧,好幾回也碰上呂貝克人,週末當天來回。至於呂城週邊的衛星城鎮,自然也寧可依附漢堡,於是舊日女王城,今天反而成了昔日ㄚ鬟的小奴婢,算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的真實寫照。漢堡到呂貝克的距離,常常讓我想起台北與基隆間的關係,但是二個港口間此消彼長的情仇,或許用高雄和台南來比擬會比較恰當。高雄至今還是以航運港口為重,後來居下,壓得台南沒法成為南霸天;用它來與漢堡對比,應該較容易令人了解吧?
前頭一直重複「漢莎女王城」的稱號,猜想頭銜掛了或許無助於了解,反而可能害得人一頭霧水,這裡也就順道解釋一下。「漢莎」指的是漢莎同盟,譯自英文Hanseatic League,德文簡稱Hanse,中文也譯為漢薩同盟,為十三至十七世紀間興起的貿易組織,成員為當時歐洲北部眾多濱海或臨河城邦。漢莎同盟為德國歷史文化上十足重要的發展階段,是以德國航空公司不必稱作 Air Germany ,也可用漢莎航空 Lufthansa 作為替換詞(Luft就是德文中的Air),這也是為何我選用「漢莎」而非「漢薩」作為譯詞;這種譯法,求的是二者間一致。
過去曾隸屬漢莎同盟的重點城,大多為德國城市,即使是今日位處波蘭境內者,也在昔日德意志帝國範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被迫割讓,而波羅的海三小國境內的臨海大城,過去也和日耳曼民族關係相當深厚。除此之外,少部分同盟成員,則位於北歐及荷蘭境內。
德國一直到十九世紀末才由普魯士統一。因此十九世紀前,今日德國境內上頭虛有名存實亡的神聖羅馬帝國,下頭實為四散分裂的城邦與公國。中古世紀歐洲,不論是經濟或文化,都處於相當落後的狀態。漢莎同盟以貿易為最初宗旨,促使成員之間廢除關稅並相互協防,刺激城邦間經貿往來,對於北海及波羅的海沿岸城市發展貢獻良多。這種以經貿為先,進而試探政治、軍事、文化上合作可能的政體型態,也和今日歐盟設計,形成饒富趣味的對比關係;歐洲不斷強調整合同時,漢莎同盟也成為當代歐洲研究顯學的一道素材。
歷史淵源交代告一段落。只是昔日她是牽動數十歐洲城市的王者,很難想通,怎麼呂貝克今日會淪落小小省城,排不上德國一線城市之輪。想想,呂貝克固然是當時漢莎同盟的樞紐,然而三百多年前同盟的貿易商品,還僅限於礦產、獸毛皮、糧麥、木材、琥珀等原物料,所以呂貝克的「當年勇」,確實是很古早的事情。之後她的地位雖然隨著漢莎同盟瓦解而下滑,但是根據近代史潮流來推斷,這種發展或許是歷史的必然。歐洲內部貿易還不夠興盛的時候,波羅的海繼而經北海至英格蘭南部的航海,就已經是當時商人的全部世界,然而當歐洲人野心擴散到全球各個角落,呂貝克相對於漢堡,港口的位置,明顯開錯了邊;人家可以航向大洋,漢莎女王城,卻坐困一角,面朝臉盆一般的波羅的海。
(舊城廣場,造型別具風格)
呂貝克今日或許不如漢堡、柏林、法蘭克福、慕尼黑般舉足輕重,但是走訪一趟,還是一眼就能看出她的昔日光彩。
這顆波羅的海明珠,最早發源於斯拉夫人聚落。不過呂貝克今日的規模和風貌,則源自於十二世紀的古城,由薩克森公爵Henry the Lion所搭建。呂貝克一如許多典型的日耳曼城鎮,古城建於河中沙洲,取其航運地利之便又易於防衛的天險。沙洲外圍原來圍有城牆,把城守得固若金湯,這些城牆今天已不復所見,不過四方入城的城門,倒是保留了一座下來。
呂貝克當今人口幾十萬,小沙洲腹地不敷使用,城市自然便向外擴張。然而近代新建城區未見什麼特別規劃的現代建築,多半是些缺乏特色的實用住宅,所以外來遊客焦點,當然還是集中在小沙洲上。把晡後來在漢堡認識其他德國朋友,一旦問出是呂貝克來的,對方有時還會刻意強調,自己可是住在河中沙洲的老呂貝克/真呂貝克,總之是精華古城區,頗有股「曼哈頓才是真紐約」的區別,想來好笑。
(這種鳥瞰圖自己照不來,只好找當初買的明信片翻拍)
文章開頭照片拍的是霍爾斯登城門(Holstentor),位處城西南,乃呂貝克正字標記,二端又尖又高的塔頂總帶給我一種逗趣感,好像藍色小精靈裡頭的賈不妙,隨時要從塔頂探出頭來。三訪呂貝克,每次去每次都先對著這座城門多拍幾張相片,百照不膩。德國近年來發行特別版二塊歐元記念幣,原本德國專用的老鷹,換為各邦特有設計圖案的,2006年版本即是呂貝克的招牌大門。
觀光客到呂貝克能做的事選擇不算太多,基本行程,不外漫步舊城區,體會古城獨特建築風格。這種玩法聽起來雖然不大誘人,卻有令我三番二次前去的魅力。以霍爾斯登城門來說,這棟老字號乃是哥德式建築,塔身胖塔頂尖,尖得帶著些邪門趣味。自己認識歐洲起自法國和義大利,所以印象中歐洲建築,早先和白色石材畫上等號,直到這一回到了北德,才發現同樣是哥德式建築卻可有不同變化,教堂不一定要長得像巴黎聖母院那副模樣。
由於北德地區缺乏石頭作為建材,所以當地主要建築,多半採取磚造,這類磚造哥德(Brick Gothic)變化形塑出另一種風味:同樣莊重,但少了點森嚴,又多了些簡樸基調。所謂「簡樸」,或許是自己在台灣長大看到磚頭就生的印象。沿海這些漢莎城邦透過經商累積了不少財富,用磚也許只是單純礙於建材受限,所以磚頭上其實搞了不少花樣。黯淡的黑磚紅磚上頭往往又塗上金碧輝煌的漆飾,自己看來便生了一股錯置的怪異感。
平日出門去玩其實對建築沒什麼研究,然而這一趟到了北德,見到當地建築和自己認知中「建築物的一般長相」相去甚遠,留下印象十分深刻,所以每一篇遊記都忍不住要帶上一筆。記得羅斯托克遊記裡也略為提過;羅斯托克也曾是漢莎同盟的成員,因此建築風格與呂貝克相去不遠(若有差別,大概是共產黨統治羅斯托克之後留下的遺跡,畢竟德國統一前,二個城市各自隸屬東西德不同陣營)當初向東至羅斯托克遊歷,乃是在參訪呂貝克之後,想不到後者遊記先寫,網誌上反而順序顛倒了。 (續) 註: 把晡身邊朋友大概都知道,本人德國借調,去年四月就回到倫敦。不認識把晡本人的朋友可能也發現,上一篇德國北部遊記,要一路回溯到2009年3月21日 ,所以這篇遊記算是大炒冷飯。 當初在德國幾乎每個週末都出去見見世面,越小的城市越值得去,現在想來都很慶幸當初玩得如此勤勞。電腦裡累積了上千張照片,原本也排定要寫八、九篇遊記給自己做個紀念。無奈去年借調後半碰上稅務證照第一次考試,四月初還專程跑回倫敦赴考,於是我三月顧著念書,挪不出什麼時間把遊記收尾。四月回倫敦後,馬上又接考會計師的第三次考試,一路頭昏考到六月。等考完,夏天倫敦多的是題材可發揮,這些北德遊記就被擱了下來。 直到今年一、二月持續忍受又是天寒地凍的冬天,忽然想起一年前遊歷種種,想起和朋友約定,才特地把呂貝克遊玩的照片都貼到Facebook上。照片看啊看著忽然有了寫的興致,所以遊記拖了一年,才又忽然唐突登場。後面還能追捕幾篇很難說,但是呂貝克先寫了一半,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