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前天會計部門要協同咱們稅務部開會,雖然我是個打雜的小助理,但是因為會前聯絡包辦不少,所以兩頭經理碰頭我還是得跟。只是開會通知二、三個禮拜前就寄來,我壓根就把這檔事給忘了。早上進辦公室位子都還沒坐暖,Outlook信箱冷不防開了視窗,提醒十五分鐘後有會要開,我當場嚇得手邊文件咖啡趕快全都擺一旁,先查開會地點在哪。
「TBC」
TBC?這是什麼見鬼的縮寫。Tax Business Conference room?應該是吧,聽名字就像那種配有先進投影機跟免費茶水餅乾的高級會議室。可糟糕,我從來沒去過TBC,不知道怎麼走,但眼看再不到十分鐘就要開會……
我起身去問同行參加會議的小M經理,結果小M經理也一頭霧水,往這方向走過來要問我。兩人跑去找秘書求救,講義氣的秘書大姊馬上拋下手邊的Facebook網頁,開始巡查整棟大樓的會議室預約狀況……
「你確定這是會議室的代碼嗎?我把一到五樓的會議室清單都查過了也沒查到這一間。」
「應該是吧,現在都開會前十分鐘了,他們也沒打電話來討論開會地點,所以地點應該是確定了才對。可能會計部的人,訂的會議室跟我們常用的不一樣。」
三個人繼續像無頭蒼蠅在那邊瞎緊張,直到同事T君走過我旁邊:
「你在幹嘛?」
「等一下十點就要開會了,我們還找不到開會地點。」
「在哪個地方開會這麼神秘?」
「一個叫做TBC的會議室,應該是Tax Business Conference room的縮寫,你有聽過嗎?」
「ㄜ……TBC不是 to be confirmed(待確認)的意思嗎?」
其實現場除了秘書大姊臉上三條斜線,又青了我一眼之外,在場包括旁邊偷聽到的人都啼笑皆非。(這些會計部的喔,講啥待確認根本就在唬爛……到五分鐘前電話也不打來一下還要我們這邊去催)
像這種搞得人一個頭二個大的阿摳擰拇(acronym),我已經不是頭一遭碰到。有些真的很常用,尤其在辦公室以外都還聽得到,這還不至於造成太大的困擾。最好的例子就像是FYI,for your information或是ASAP,as soon as possible。後者用起來,打字的時候的確可以省下那零點之幾毫秒。但是講話時特定這樣講似乎只是習慣使然,沒什麼特別的幫助,不信的話請看倌自己試試看:把as soon as possible念快一點,再把A、S、A、P四個字母一個一個念過去,花的時間和力氣應該大同小異吧?
第二種阿摳擰拇,只要不去想太多也還不會造成太大的困擾。這種情況通常是我不認得阿摳擰拇代表的原字,但是阿摳擰拇芙蓉出水面的時候,因為情境或是上下文的關係,我一猜就能猜到要怎麼用。像用Outlook寄新郵件的時候,收件者下面那一欄「副本」,英文版叫做「cc」,也不知道是柳丁汁擠了幾百西西還是誰家姑娘笑嘻嘻反正就是叫做cc。但因為大家都不知道原來用的是哪些字,到後來直接用「cc」,於是就會出現 “Sorry, I forgot to cc you” 或是 “Please cc your team members when sending emails to the client” 這種莫名奇妙的句子,辦公室成天也就真的上演我cc人人、人人cc我的戲碼。
另一個謎我最近剛解開。每次在信箱收到那想令人想刪之而後快的email,譬如說 “Has anyone seen the XXX file?”, “Holiday goodies at the usual place”, “To remind you that I am off tomorrow”等,這些郵件前頭都會附上一個「NNTO」。我還幾個人討論不下數次,一致公認NNTO應該是「Non+N什麼什麼+Text+O什麼什麼」,但是就沒有人可以猜出完整的答案,而且這種排列方式好像也不太合英文文法。直到有一天不知道誰在下午茶時間聊起,一位資深經理不加思索便說NNTO就是No need to open的阿摳擰拇,辦公室裡才瞬間響起好大一聲恍然大悟的「喔~~~」。
(No need to open!??這是啥爛縮寫!)
最後一種叫人聞風喪膽的阿摳擰拇,就是術語行話,或是更可怕,範圍更狹窄,只有某公司或某部門才能破解的縮寫。以前念新聞要背一小套如AFP、AP(忽然想到,有人知道SNG的原意是啥嗎?);念到國際關係要改背一大套,但是像WTO、NATO、UN 這種都算半國際新聞常識的就還勉強忍受。後來念到歐盟研究,媽呀,大大小小官僚體系乃至於各大政策每個都要來個阿摳擰拇,更可惡的是有的阿摳擰拇用的是英文字和英文語序,有的卻是法文字和法文語序但是最後成品當成英文字在用,有的阿摳擰拇為了要聽起來好聽,便不是只取每個字的頭一個字母,而是跳到某個字的時候突然取了二個字母,好像圖的就是要人精神錯亂。
我帶著過去累積的滿腦阿摳擰拇小百科進入金融會計的異想世界,卻赫然發現,這些「知識」不僅瞬間報廢,還會跟新版本的縮寫混淆。以前LSE指的是倫敦政經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現在卻得耳提面命提醒報紙上的LSE是「London Stock Exchange」。上班要幫忙整理Global Tax Outsourcing的相關資料,可是每每看到GTO我腦袋瓜裡想的還是鬼塚英吉。更不用說我每天在填timesheet附註的時候,提到資深經理senoir manager,那個SM的縮寫是怎麼也給他用不下去。(為了各位著想,那些天天要碰到的財稅acronym我就不再照表列出來了)
想想咱們中文在這一點上還是比英文強,有些簡稱雖然還是簡到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但至少簡稱裡擺的是字,字意往往還能給點線索。碰上拼音文字的阿摳擰拇,如果用機率的概念來計算,每個字母背後都有幾千幾萬字可選,就算只有三個字母擺在一起,那乘下來可能的組合數之多不但夠人想破頭腦,可能連小台的計算機都不堪負荷。
也許阿摳擰拇的用意就是要人摒棄求知的精神,總之別想太多,用就對了。沒看VHS這縮寫用到大片錄影帶都快壽終正寢了,我還是不知道那三個字母代表的是什麼。平常應該也沒有人會追問DNA的原字是什麼吧?如果有一天打開收音機,結果電台DJ說:「大家好我是台北之音的DISC JOCKEY某某某」,我想我八成會以為他是神經病。
- Mar 21 Fri 2008 20:35
阿摳擰拇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