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考試奇蹟過關,人沉浸在喜悅與震驚中一時無法回復,那知道才不過放個年假回來,馬上又開始密集上課。 五月十日 ,考會計師執照最後一科個案研究。這科要是考過,三年苦痛三年血汗三年淚水球的會計師執照,就要到手了。
所以說:天公伯,請祢保佑把晡這次務必要順利過關ㄚㄚㄚ!都讀到這把年紀,實在是不想一考再考了!希望五月結束,從此證照奮鬥生涯可以告一段落。為了求個及格,老師說作答一定要跳脫出稅務師狹窄的視野框框,把晡便每天照三餐,心中把稅務師唾棄得什麼都不是;老師又說,解題一定要有商業常識和思維,把晡就拋開成見,暫把唐納川普之流看作完人看作神,一寫題就自玩利慾薰心的角色扮演遊戲……
不過,每天拿鮭魚報 Financial Times 當休閒讀物看,這種ㄍㄟ掰的事情,把晡還是做不到。以前只有找工作時,曾經逼自己灌過,工作一旦找到,鮭魚報都拿去燒了。
那天做考古題和老師差點爭執起來,依據官方說法,要稱做「熱烈討論」。那一大題是這麼說的:客戶專營浴廁營造,希望能提高獲利率,希望顧問公司能給點意見。考生代表的顧問公司,討來客戶數據分析,把晡看題目裡特別強調建材訂購送達後存放長達七天,擺明就是要考生拿庫存拿開刀,當然挑明說:「庫存擺放期限太長了,放了七天才拿出來用,如果能夠縮短至一到二天,客戶需要的倉儲空間可以節省一半以上,這樣他們就可以停租其中一個倉庫,節約成本。」
話才出口,對面的英國妹,馬上反唇相譏:「那為何不採取準時生產(Just in Time)系統呢?如果建材施工時直接送到施工的顧客家中,那就零庫存啦!什麼倉儲成本都不需要支出。」
英國妹一講 Just In Time ,把晡整個眉頭,直接就皺到鼻頭了。對啦對啦商業管理那科講過,你要抄過來很簡單,可是這套體系是日本人弄出來,龜毛到底的日本人弄出來的,一個東西要他們才發明得出來,一定有其原因。你們這些喇賽的英國人,最好是弄得出來!!!!東西要送,我看半數以上都不會準時到,什麼運送工人當天臨時稱病啦,交通堵塞為藉口啦,什麼路不認識找不到路啦,早上要送小孩上學遲到再繞個路啦。人家日本人可以 Just In Time,那是因為供應商值得信賴又配合,而且供應商通常都在業主附近;要英國人成功複製,那有這麼簡單。
基於把晡不便在人家地盤,公然侮辱對方國家集體疫病,我遂含蓄回答:「庫存時間當然要減少,但是客戶至少要保留倉儲空間,才能事先確認建材有沒有送錯、或者送來的品質是否堪用啊?如果是當天直接送到施工房子,假設東西壞了或少了,豈不是白跑一趟?」
老師從身後走過,冷不防放了一箭:「荒謬極了!你為什麼會想要保存倉庫呢?(It’s ridiculous! Why would you want to keep the warehouse?)」
英國妹馬上附和,我剛剛就說過blablabla,我剛剛提議 Just In Time可是這小子不聽 blablabla
老師號稱自己成功創業,然後在獲利最高點脫手大賺一筆,後來任職於地方顧問公司,現在老了想過爽生活,才來當商業案例講師的。照理說老師在外頭打滾多年,他隨口講的一定比我這毛頭小子懂的還多,但是把晡怎麼想怎麼不對,忍不住又問了回去:
「建材看也不看、查也不查,直接送到施工的顧客居處,免不了有問題的啊。且不說你無法控制對方會不會準時到。東西送來如果數量不齊、東西不對、品質不佳,這樣豈不是不能施工?」
老師還是一臉驚訝,「那都是供應建材的供應商要負責的啊!」老師的表情好像是說,這麼簡單的道裡,怎麼你都想不到?
「可是客戶是跟你下的訂單,就算出狀況的是供應商,顧客一定還是覺得,是你的服務欠佳,不是嗎?就算你可以推託是供應商的錯,但是顧客還是要為此浪費一天時間在家等,還得跟你們約另外一天,多造成他的麻煩……啊,我懂了,沒事,你們講得是對的。」
然後把晡住嘴了。
其實我還想說,顧客明明都約好了還要跟你再約,煩都煩死了。顧客火了,這樣生意怎麼做?
但是把晡忽然想到,再怎麼講,他們終究是不能理解的。
造成顧客困擾,這是多麼不好意思的事情啊?一次、二次、三次,婆婆媽媽口耳相傳,傳開商譽沒了,生意也不用做了。可是施工服務的會覺得不好意思,那是台灣或日本人會覺得不好意思。在英國,舉凡水電工、到府運送或其他工人,對他們來說,造成客戶困擾,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跟客戶約時間本來就不一定要準時到嘛!乾脆就更過分一點,也不跟你約幾點,只說,某月某日的上午或者下午可能會到,讓你明明本來只要在家十分鐘,一等就要等上半天。來了還算好的,放鴿子也是家常便飯,不來肯打電話算你幸運,人不來又不打電話通知,那就是業界常態了。
我相信,只要在英國長居過一段時間,任誰多多少少都受過類似的氣。
因為大家都擺爛,客戶沒得選,日子久了,客戶嘴巴抱怨抱怨,也不覺得跟工人約了卻還得一約再約是啥大不了的問題。然後呢,一個英國市場養了這堆阿信客戶,不列顛阿信對爛服務容忍度異常之高,商人重利,服務最低限度能到多爛,就給多爛的服務。雞生蛋、蛋生雞,惡性循環起頭,要算到誰的帳上咧?
考這張執照,千萬不能忘了考的是英國會計師,記得搭配英國專用的商業常識,切莫把老家顧客該有的權益帶來。否則寫了閱卷老師不懂,直接劃個大差差。
壓低成本是舉世皆然的企業通則,但是有個國家就能做到「以服務業為主但是服務奇差」。兜售濫服務作賤客戶還能獲利,畢竟還是英國專利。
作題有所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