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看之前,一度誤以為這部片是2010年新版航站情緣《The Terminal》,只是愛苗成了傑克爬的碗豆樹,從地面機場升至千萬呎高空滋長;一樣浪漫戲碼,不過男主角從湯姆漢克斯,換成魅力更懾人的熟男大叔喬治克隆尼。想當初把這部電影排進片單,背後原因不外一個小莎姐;這位貴婦若見男人面帶風霜,自個兒腿先軟,完全抵擋不了歲月在雄性生物臉上刻劃的痕跡,也抗拒不了歲月遺留的衰老氣息。西低,小莎姐雖然也帶點歲數,迷喬治克隆尼,卻照樣如少女般迷得緊,所以片子是追星師奶硬拖著把晡要看的。咱們片商將中文版硬生生添了個《型男》入片名,想必圖的,也不外販賣大叔的殺勁。
當然,寫文章要有轉折。所以開頭若是這麼寫,《型男飛行日誌》自然不是一部浪漫愛情片。喬治克隆尼片裡打扮確實很瀟灑啊,西裝俐落筆挺,笑容黑人牙膏,待女主(配?)角適時出現, 三兩 下開始你儂我儂。然而型男充其量只是本片附加賣點,挑情的橋段,猜想也是為了鋪陳故事主旨而設。私以為《飛》片講的,其實是一個很多人都能找到共鳴的故事,但是故事觸動觀眾的共鳴點,每個人可能又有所不同。這個故事搭建在細膩、深刻的觀察基礎上,關心的範圍,遠遠超過男女之間相不相愛、怎麼相愛的單一問題。《飛》片講的是人生的選擇,講一個人選擇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帶著怎麼樣的態度而活,講這樣的生活裡,工作和愛情帶著什麼樣的分量和比重,人在人與人之中,界定自己的定位為何。
然後電影慢慢問了裡頭的角色也問了觀眾,你是否做對了選擇,當初為何做了今天的選擇,你今天是否有勇氣,做出與過去不同的選擇。選擇與選擇之間,人生到頭來,到底是為了什麼。
(想想決定用《飛》來作片名簡稱,不然《型》這個字實在誤導太嚴重了;以下段落參雜談到劇情,倘若不願踩到地雷,就請別再讀下去囉)
故事男主角選擇了一種和多數人不太相同的生活模式。他的職業是炒魷魚師傅—到全美各地幫客戶炒員工魷魚。於是一年當中,邁阿密到聖路易斯、密爾瓦基到拉斯維加斯,泰半時間於飛機上度過,機場次之;就連住進各地旅館的天數,也比待在家裡多。這種雙腳常不著地的工作模式,他人看來或許不太人道,這位老兄卻因為無牽無掛、不拘不束,反而樂將居無定所設定為生活常態。
之所以樂於居無定所,乃是因為他外出洽公盡享高規格待遇。商務艙機位加五星級旅館,吃香喝辣一切公帳,反正只要生意做成,利潤帶回家就好。飛機坐多了就能累積里程,里程數多了換來更高規格享受,於是坐飛機從工具晉升為目的,里程數代換為衡量自我成就的具體指標。從機場到機場,終日搭機穿梭全美各地也無妨,因為當個空中飛人,已是男主角自我價值的核心。
直到某天,公司突如其然把人招回。也不知從那冒出的同事小妹,主意過多壞人好事,竟然提了個企業模式重組企劃案。她建議日後要替客戶炒人魷魚,甭搭飛機外出,全員坐鎮公司總部即可。所以出差就不必了,一切改由遠距電腦溝通,科技可以大幅刪減公務支出。他老兄不服,既不願空中飛人的生活模式隔夜成昨日黃花,也不容許核心價值就此抹煞,於是老闆一聲令下,他帶著小妹周遊美國一圈,瞧瞧炒人魷魚這行,為何一定非要他這種老鳥當面來,事情才辦得妥。
故事架構大致就這麼簡單,但是故事精彩得卻不只這麼簡單。我最喜歡整體劇情背後的諷刺意味。電影一開始,男主角替客戶請員工走路,坐的是上風位。聲音平靜低沉,雙眼則犀利溫和又友善冰冷。不論被炒的魷魚一號二號怎麼哭怎麼鬧怎麼威脅怎麼訴諸溫情,炒人魷魚的師傅永遠不為所動。男主角總愛把「改變的機會來了就應該掌握」掛在嘴邊,又老用「史上曾建立企業霸業版圖的人,都曾經歷你目前處境」作為鼓勵與安慰。
因為魷魚每天炒,心早麻痺了,所以話說歸說,他其實絲毫不在乎對方是不是真能把握機會或另闢「王者版圖」。電影雖沒明述,但是喬治克隆尼的角色若是這樣設定,那麼這種企業白領菁英的眼裡,多半將待炒魷魚視為輸家,視為自身缺乏才能,所以雇主才要去之而後快的無用之物。他們都不懂,企業要進步就得擺脫像他們這樣的累贅,員工家裡有幾個小孩要養、有幾分貸款要付,都不關企業營運的事。他們都不像男主角自己,才華無可取代,角色舉足輕重,對公司貢獻無法形容,身為贏家,根本不用擔心個人職場前途。
那知道冷不防跑出「遠距電腦炒人魷魚」案。原來男主角自身所處的怪異代炒魷魚業,也有改變企業營運模式的可能。倘若建議案落實了,男主角就得從全美的天空落到內布拉斯加州的小城,從航空公里禮遇的忠誠顧客淪為類似印度客服中心的電話專員,終日盯著桌前螢幕辦公。面對如此慘淡願景,男主角改落下風。原本應當篤信「企業要進步就該勇於改變」,原本滿口把握機會,男主角聽到這建議案卻失了態,像平日他自己炒掉的魷魚一號二號那般大吼大叫,好像案子全衝著他來。所以這傢伙原來只是二套標準,平時冷靜,只是因為事不關己而已。
電影演到後段,同事小妹慢慢學到炒魷魚老師傅的步數,所以電影暗指,若有必要,有一天老闆也大可以請男主角回家吃自己。專門替客戶裁員的公司,自己也是會裁員的啊。且不管他原先把自己看作多麼不可或缺,這個世界實則殘酷得出乎意料,沒有人是無法取代的,即使男主角自己也不例外。至於案子是否通過採納了,男主角究竟保不保飯碗,還是讓大家對電影留點期待,請各位自己去看吧。
拿人薪水的看這部電影不免膽戰心驚。原來上班族到頭來都一個下場,殊途同歸。一個人可能日子久了,不知自己上班的目的,只是因為貸款因為養家壓力而持續渾渾噩噩,直到那天管理階層要企業重組,或者大環境迫使公司刪減開支,某天上班發現公司忽然不要自己了。
一個人也可能像男主角一樣,一直以為自己知道上班的目的,一直以為自己所作所為充滿意義。這種人為了展現自己與眾不同的重要,總是與黑莓機形影不離,夜裡總要打開筆電上線辦公收信,總是不斷出差飛行。飛行同時為了區隔自己與「不太重要的人」的差別,要快速通關,要商務禮遇,要會員卡酬賓。直到那天大環境改變了,他才發現自己即使身為企業菁英也不能免疫,當公司不需要他的時候,不需要就是不需要;再體面的西裝、再驚人的飛行里程數,其實都是虛假的。
這部片對於人依附於大企業的透析,力道重的好像鞭子抽打。我相信已經上班好幾年的人來看,感觸一定比學生還要深刻。無論是對自我不在乎,或是自我感覺過份良好,拿薪水上班本身,都很容易蒙蔽一個人的自我體認。大企業是座機器,少了幾根釘子,機器照樣能滾能轉能賺錢,掉了根釘子,再找來其他根補上就好。一個人如果沒做到操縱控管決策的位置,用受薪階級工作來定義自我生活的價值,無非是等著來日讓人狠狠呼上一巴掌。
去年公司裁員的記憶猶新,而且記得裁員前一、二年陸續引進各大革新政策,現在回想起來,其實都是配套措施,早早再為裁員鋪路。同事有的眼睛沒看清,這一、二年拼死賣命,最後照樣落得被裁。人裁了之後,猶記裁員理由是景氣不佳要節約樽節,然而現在好幾個大頭目出門,卻照樣非頭等商務不搭,火車通行不在考慮範圍中;不是說時機歹歹嗎?把晡是逃過了一劫,也做好心理準備,知道人隨時可能被告知走路,聰明的人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可是二、三十歲失業了再找工作不難,倘若等到四、五十歲才失業,高不成低不就該到那裡去?可是若不拿薪水不當上班族,又要做什麼呢?
思索再三,最後只能說,至少還有一點值得慶幸,至少我老早就不把工作當作生活全部的目標了。
電影裡另有一條劇情主軸。喬治克隆尼原先為了維持當前生活無拘無束的形態,選擇了一種四處疏離的人際關係,以缺乏情感包袱為榮。他覺得自己活得自在亮眼,一切恰恰好平衡,完美平衡,什麼也不需要更改。直到工作前景出現不可預知的變化,他才在思索這樣生活模式的過程中,慢慢體認到孤獨。
輕鬆與孤獨、包袱與幸福,魚與熊掌的問題。自己從台北家裡逃出,跑到倫敦來工作,前二年覺得自己獨立沒人管了,人生得以呼吸的感覺好暢快。到頭來感情落了空,異鄉工作遊歷的完美平衡,原來裡頭也是一場空。沒什麼意義的工作,變成每天早上少數要強迫自己起床面對生活的意義,也不知道該拿這樣的諷刺如何是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