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請問一下,我從網路上聽說,來羅斯托克的遊客,可以從市中心的碼頭搭船,一路搭到波羅的海岸的
Warnemünde。不知道船這樣坐票價多少錢,然後票可以在這裡買嗎?

「唉呀,可是水面有結冰,渡輪今天不開,真是抱歉啊。」

2009221下午一點零五分,把晡站在德國東北部港都羅斯托克的遊客服務中心,殷殷期盼櫃檯對面的阿姨,可以給我諸多意想不到、內行人的旅遊資訊,讓她眼前這位導覽書都懶得帶的台灣旅客,可以自顧自地玩得開心。

這天把晡繼續其周末旅行北德巡禮。出發前幾天,天氣預報本周六太陽徹底背棄德國,境內各地不是陰雨綿綿就是雪花片片,唯獨東北海岸的羅斯托克一查,下頭跑出晴時多雲的標記。可是那雲特別給畫了,是灰色的。

把晡一朝給施威林的凍湖蛇咬過,對於漢堡往東北方向的旅程,多少有些忌憚。名單上的下個目的地,本是西部北海港口布萊梅Bremen,或是與丹麥邊境接壤的弗蘭斯堡Flensburg,但難得等到周末,再怎麼想出城走走也不該千里迢迢去找雨淋或找雪吹。羅斯托克,縱然只是晴時多雲,但至少太陽還有些露臉的機會吧?天氣弄人、陰錯陽差,才誓言以後少來前東德的城市玩,我這會兒就搭了上回往施威林方向的火車,深入德國最窮窮到哭天喊地的前梅克倫堡—前波美尼亞邦大後方,一坐坐到終站羅斯托克。

雲層烏陰、天色黯淡,咱們台灣北部的陰天,相形之下都該稱作光線充足。港都的賣點該是渡輪吧?「唉呀,可是水面有結冰,渡輪今天不開,真是抱歉啊。」換來的答案只有這個。上回伴著把晡悲慘神遊施威林的讀者,看到這兒恐怕都想要掬一把同情的淚水,不過就想利用周末假日好好遊歷德國的小鎮而已,為何如此卑微的願望,都要受到如此殘酷的對待。上回是湖結冰城堡在整修,這次又是內海結冰到不了海邊;上天啊,為何您要待把晡如芻狗,讓他的命途如此多舛?

各位親愛的讀者,這把同情的淚水,就請您收起來吧!鼻涕看你要擤起來還是吸回去都沒有關係。因為我黃把晡自從去過施威林一趟之後,早已經見過了旅行者的地獄,天底下哪裡還有什麼地點可以叫我絕望。

有道是比較才懂得惜福,太陽不出來,那就照陰天的照片啊;渡輪不開,那就坐火車過去啊~反正人生漫漫來日方長,恁爸就不信我這輩子都沒機會夏天再來一趟。情況再爛,了不起當成探路之旅、明信片採買之旅、純粹是要來一趟然後更新Where I’ve been的旅行者地圖之旅。金庸筆下九陽真經說得真好,他強由他強 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 明月照大江。不仁不義的北德平原,就是要一天到晚颳風下雪,好證明這裡真的是鬼哭神號不是人住的鳥地方,本人偏偏一顆少女心不再跟你起伏,管你外頭是湖面結冰還是河面結冰,我心裡照樣春暖花開小鳥枝頭交媾,反正旅行就是要開眼界,開了眼界本身就是快樂的事情。



搭了二小時多的火車專程跑來,禮拜六該是觀光客湧進城內的日子,觀光客來肯定是要找市政廳照相的,你羅斯托克號稱要賺觀光客錢,偏偏言行不一,禮拜六硬要給我把消防車和警車停在市政廳正前方破壞畫面。沒關係啊,恁爸了不起把你的市政廳截肢,照這個角度總行了吧:


(今年很怪,走到那兒玩,那兒都會碰上建築包了紙尿褲在維修的)

----------------------------------------------------------------------------------



發洩完了。

其實這一趟來羅斯托克,小小不滿是有一些,但大體說來還是玩得很開心。地點雖也是出發前才臨時決定,不過事後我反而很感謝德國全境內的爛天氣,將把晡逼到德國的這個角落來,否則四月回倫敦之前,可能都壟罩在施威林造成的心裡陰影之下,沒有勇氣再往東北方跑。

羅斯托克和施威林傳統上都屬梅克倫堡這歷史公國,二次大戰後也都由前東德管轄,所以在城區走走逛逛的時候,常常看到許多風格類似的建築。施威林有牆中間要卡著橫樑的小木屋、羅斯托克也有;施威林的舊城區,許多房子都漆得花花綠綠頭頂再嵌著山牆,羅斯托克也不例外;施威林夾雜有一些共黨在二次大戰後所重建的匪夷所思超礙眼建築大方塊,這點羅斯托客也無法倖免於難。

可是說兩者像之餘,羅斯托克的氣派、規模、人潮,全都是在施威林之上依照比例尺放大。施威林人口不到十萬,羅斯托克卻破了二十萬。上次遊施威林,讓我以為德國東北角整個邦都慘澹蕭條,然而這趟來羅斯托克,見到舊城區的主要大街熱鬧得緊,我才全然改觀。儘管二月天氣如此倒人胃口,德國境內的遊客絡繹不絕,在舊城區要照兩旁的房子,根本等不到畫面無人,購物中心也生意興隆。真不知道當初兩德要統一的時候,這個邦怎麼會挑了小不隆冬的施威林作首府。是為了要均衡東西發展不讓羅斯托克獨大?還是邦議員比較希望能在城堡裡開會?



(這些天冷地方的房子,屋頂都要蓋成尖尖的三角形,雪才不會一直積在上頭;至於外牆最上部,把三角形屋頂擋住這個部分,就叫作山牆了。英文是
Gable,德文是Giebel。)



(也有這般特殊造型的階梯狀山牆,德文叫作
Treppengiebel Staffelgiebel



(戰後新蓋的建築,跟其他美輪美奐的建築相比實在非常突兀。
Ostsee Zeitung直譯是東海新聞,不過德國所講的東海Ostsee,其實指的就是波羅的海)


這幾年陸續在歐洲走過不少地方。歐洲各地雖然民情不一、文化多元,然而身處同一個大陸,各大政治勢力幾個世紀不斷糾葛往來,這些不同角落的城市,還是找得到一些屬於歐洲大陸獨有的共同特點。在大陸性之後,接續的是區域特點,最後才是城市的特點。有的時候城市間的差異就好像擺在光譜上頭,並非誓不兩立的絕對不同,只有程度的差異。

這次跑來羅斯托克,總覺得這座城市的樣貌很難定義,也很難歸類。統一後的德國,好像很難再一口咬定它是東歐還是西歐國家;萊茵河流域的建築也許和荷比盧以及鄰近法國有所類似之處,但是從漢堡這條線以東再走,舊城區的房子逐漸變得花花綠綠,裝飾繁複,建築線條也歪曲了起來,隱隱有股邪門的美感。羅斯托克很多建築是戰後重建的,我便好奇他們是遵循當地原有的建築風格,還是在重建過程中受到俄國的影響?

但是德國房子終究有其共通之處:方方大大,多半講究實用功能。即便是把外牆漆得花花綠綠,用色多半也素樸嚴謹,墨綠草綠替鮮綠,暗紅磚紅代熱血紅。

所以羅斯托克有歐洲味、有波羅的海味、有德國味、也有羅斯托克味。我看到路上交錯縱橫的電車系統,腦袋裡想起的是布魯塞爾。往市中心途中幾間寬寬大大的房子,不禁讓我聯想到慕尼黑。市政廳後那一排牆,又像是呂貝克的翻版。然後在幾個不經意的角落,冷冽肅穆,好像走進相片裡看過的聖彼得堡。

喜歡在歐洲旅行,就是因為喜歡這種驚喜之餘卻又不斷似曾相識的過程。等到下次再去新的一地,上一個走訪的城市已暗暗收進腦子,默默等待某一個城市的某個角落,再把眼前的旅行和腦中的記憶拼拼湊湊,貼出自己識得自己走過的那張歐洲地圖。

















Source: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stock

(據說羅斯托克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就是坐渡輪過內海,回頭拍舊城區的全景,唉,且待下次再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abuccino 的頭像
    babuccino

    一個人落腳倫敦大橋

    babucc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