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版的「誰是接班人」,有個美版永遠也打不贏的優勢―人家是受BBC欽點、擺在公共頻道播,所以自頭到尾沒有廣告,一塵不染。少了廣告,不是收看的時候會不會被打斷、受不受干擾的差別而已,英國版節目也因此得紮紮實實做滿一小時,內容遂整整多出十多分鐘。
BBC 真的是個很奇妙的組織,在英國,不但首席連續劇East Ender是在BBC播的(比咱們霹靂火還要拖戲,一播就是十多年,只是下料沒有重到玉米捅壞人屁股這種劇情),這公共電視的老大哥還囊括好幾個當紅的實境節目。我就很難想像咱們的公視一起下海大搞實境節目;你能想像公視去播超級星光大道或校園歌喉戰嗎?「超級小提琴大道」搞不好還有點希望。
不過頻道的調性,終究還是會影響節目製播的方向。在英國比較受爭議的實境節目,多半是由商業電視台ITV或Channel 4 掌管;像去年英國的老牌秀「老大哥」(Big Brother)就鬧得滿城風雨,因為同住的英國明星對印度天后口岀辱語,把種族歧視疑雲鬧成國際事件,結果英國首相布朗剛上任喜孜孜到印度出訪,下飛機沒幾天就被無端波及,情況也沒搞清楚就得先跟印度道歉(也是有夠衰)。反觀BBC播的實境節目,如果是每週淘汰一個參賽者,需要觀眾付費Call in支持那種,都會特別強調半數以上的電話受益會捐贈給慈善團體。就「誰是接班人」而言,我猜想BBC的台性,也是置入性行銷在英版較沒那麼猖獗的緣故。第四季目前播到第三集;參賽者在頭一集被趕去賣魚,第二集又被叫去開乾洗店,最新的一集則叫他們去經營Pub,完全沒為特定企業或商家抬轎。我前年也把整個第二季看完了,印象中節目一直是以「主題」為橫軸,每週根據三百六十行設計不同任務,但是節目始終是以「如何做生意、怎麼獲利」縱軸貫穿為核心。如此一來,縱然英國媒體還是批評不斷,我覺得英版至少都還秉持著節目設計最原始的構想。
反觀美版的誰是接班人喔,不是我在說,播到後來因為太受歡迎難逃詛咒,整個晚節不保。到後面幾季,已經完全淪為置入性行銷的展覽館。我猜想節目設計八成是先請各大廣告主開價,最後客戶選定之後,再配合客戶要求去設計任務內容;節目本身的架構,真的就屈居其次了。
我看川普在介紹客戶還有說明任務的時候,都會很認真的盯著鏡頭說:「○○企業歷史悠久,向來以○○產品的高品質和對客戶服務的無比熱忱聞名。這次我們有幸來為○○企業設計……」講這麼長,雞皮疙瘩掉一地,也不知道你到底是跟人家收了多少錢可以講到這麼久。我只覺得,也太明顯了吧?你是把觀眾都當成白癡嗎?有一集的任務,竟然是幫速食店寫廣告歌,結果那一集從頭到尾都在唱「雞肉三明治好好吃」、「為何大家都愛雞肉三明治」,最後評比時還對輸的那隊一臉嚴肅地說:「你們輸就輸在沒強調客戶特有的市場獨佔地位,你們沒看另一隊就有做到,人家就有寫到『你們沒辦法在別的地方找到的啦!當我想到天然雞,我就想到Arby’s(You won’t find it anywhere; when I’m thinking of chicken natural, I’m thinking Arby’s)」雖然兩隊寫出來的旋律都還琅琅上口,但是聽了一整集的chicken natural,我還是險些看到精神崩潰。
亞倫爵士雖然不及川普自戀,,但能做到這個等級的大老闆,霸氣和自負是免不了的,所以我在前頭才會一直拿郭台銘來譬喻,而不是以王永慶做類比。我覺得他們都是那種把別人稱「梟雄」視為對自己讚美的企業家。所以甜心爵士的那幾番訓話,也就成了這個節目的片頭。片頭一:「別一開始就跟我說你跟我很像,因為沒有人跟我一樣。本老爺獨一無二!(Don’t start by telling me you are like me, ‘cause no one’s like me. I am UNIQUE!」;片頭二:「我幹這一行已經超過四十年了。在我手下工作,就是你最大的獎賞!(I’ve been working in this industry for more than 40 years. You biggest price is to work with me!」
(還用筆電遠距離下指令,超Diva的老闆)
根據BBC網頁的資料顯示,這位英版郭台銘,本身沒念什麼書,16歲就開始做生意。我想某個程度上,他不太買什麼「泡過名校才能在商場嶄露頭角」的帳。這種黑手出身的老闆,多半篤信會做生意的就是會做生意;不會做生意的念了MBA還是低能,會做生意的,就算念書念到被退學也能飛黃騰達。
這樣一位行動派的大老闆,身處的卻是個堅信「文憑、文憑、文憑之外還要證書跟其他文憑」的現代社會。而且這種科舉考試的價值觀還偷偷滲入商業界;人人極力自我推銷一張A4印不完的資歷,再用一大堆說了等於沒說的商管術語來打造自己的金慾其外形象,諸如行動力啦、決策力啦、我能帶給企業的附加價值啦、如何提升組織的凝聚力啦、創意的領導啦BLABLABLA;我個人最近學到一個叫人無可奈何的術語叫做「Thought leadership」,也不知道要怎麼去翻,反正就是舊瓶包新酒,描述一個企業「創新」並居於「領導」、領先同業競爭者地位的一些鬼東西。反正講到企業管理,只要肯定領導又肯定創新,還會有錯嗎?
我想亞倫甜心看大家演企管菁英的戲也是看得很火大。這些參賽者通常很愛腦力激盪,動不動就要來brainstorming一下,結果激盪半天腦袋反而常常故障狀態。在第二集裡,女性參賽者那隊選出來的專案經理搞得大家雞飛狗跳,小本經營乾洗店卻弄得一團糟。不但上門交衣服的時候跟客戶死不要臉跟客戶要小費,最後還把人家衣服搞丟,有個客戶一度找不回一件襯衫,最後直接了當跟女生隊說小費不給了(’I’m sorry I’m not gonna tip you!’)。回到董事會議室,亞倫甜心橫眉豎目追問,女生隊到底在哪個環節稱得上做得好,有個參賽者就說:「我們很貼心地設立了廿四小時專線,同時兩人擔任客戶的Personl account manager,提供客戶查詢衣服乾洗狀況。」(基本上這個任務本身就是要隔天交衣的)
亞倫甜心當場傻眼,劈頭便問:「人家只是要你洗衣服,你覺得有人會半夜打來問說:哈囉!小姐!請問我的褲子還好嗎?(“Hello girls, how are my pants going?”)」;講了一次還不夠,他又罵了第二回:「最好乾洗店的客戶是會說:喔,我來打打看那個廿四小時熱線,查查老子那件Calvin Klein(內褲?)的進展如何(I am going to phone the 24-hour hotline to see the progress on my Calvin Klein)」哎呀,大老闆還挺幽默的咧。
其實現代的企業都這麼大,只要能混進去,企業本身根本就是江湖郎中的金鐘罩和鐵布衫了。我記得一個經濟學老師講過的評語十分經典,她說:「在經濟榮景的時候,就算你把一隻猴子放在總裁的位子,企業還是可以獲利。」我覺得老師講的還算含蓄,讓猴子來當力霸的總裁,集團虧損可能還會少一點。超大型的企業基本上基於競爭優勢,十足無能的員工在裡頭只要很會開會跟上下交相賊,基本上外人完全看不出他到底對企業帶來多少「附加價值」。
正因如此,英版的「誰是接班人」似乎特別喜歡把任務拉到最最基本的層次,用這些基本任務去強調,其實做生意的道理很簡單。套句亞倫甜心的話,就是把成本搞清楚、把價格開對,然後追求獲利(To know your costs, get a good price and make some bloody profits!)。這些參賽者報到時,都會先錄一段自吹自擂的個人簡介,偏偏這些膨風的賣瓜老王通常撐不過一集就現形了。
第一集給淘汰的仁兄自詡他人生只有一次失敗的經驗,而唯一一次的滑鐵盧,是他高中聯考唯獨法文一科拿了個B(My only failure was to get a B in my GCSE French)。結果這位老兄給魚貨標價的時候,把龍蝦一公斤五鎊寫成一隻五鎊,撿便宜的主婦瞬間趨之若鶩,男生隊看到生意這麼好還都沾沾自喜。最後他被亞倫田欣賞了個大F-Fired!
第二集裡有個女生自詡為歐洲的首席銷售員(the best sales person in Europe),還說東西只要交到她手上,什麼都能賣。結果這位萬能推銷員去跟人家報價,乾洗一件枕頭套開價四鎊九九,還很得意洋洋地說她們隊全部單一價,顧客一定立刻上鉤。ㄟ……女生隊雖然敗在沒有去查市價,但基本上四鎊九九,在英國都可以買新的枕頭套了;龍蝦還未必人人會買,但枕頭套開價開到洗比買還貴,也難怪要被批到臭頭。
這個節目很喜歡透過這些任務去戳破那些金碧輝煌的頭銜,揭露參賽者在不可一世外表的背後,到底真正實力是幾斤幾兩;可以的話,順便嘲諷一下這些白領菁英活在怎樣「何不食肉糜」的世界,讓平日看不慣他門坐領高薪的市井小民,可以看看人家怎麼個吃米不知米價,順道大呼痛快。
於是第四季人家一身光鮮亮麗來報到,頭一件事卻是忙著脫衣換上橡膠鞋趕去魚市場。隔個禮拜他們開廿四小時乾洗店,任務一開跑也是先得捲起袖子,身上毫無皺痕的襯衫瞬間變成鹹菜。亞倫甜心的醒世哲學是說,做生意的本質都是一樣的,你要有本事把小生意做到獲利,在大企業才能做到無往不利。所以他在這個節目要的不是MBA的畢業證書,而是小本經營最後的財務數字。這是不是商界的真理我不知道,但顯然卻很對觀眾的胃口。
(續)
這老兄真是超妙的。第二集要開乾洗店,專案經理問大家有沒有相關經驗,他說:「I have had laundry experiences in Bosnia」原來曾當過外駐波士尼亞的洗衣公差。
第二篇還是不免俗,再來一張倫敦鳥瞰圖。
很抱歉,越寫越長,希望下一篇可以收筆了。
- Apr 06 Sun 2008 06:51
誰是亞倫甜心的接班人?(中)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