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去年夏天的專案特體驗只寫到第三篇,後來因為自己力不從心,也暗覺大家看得興趣缺缺,所以事後不聲不響、無疾而終,直接跳過改記夏天其他趣聞。無奈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其後把晡位子調到專職全球專案的合夥人一旁,老闆只消抬頭一叫,小李子晡馬上就得拋下案頭所有工作,拍拍狗腿奔赴大人桌邊報到。

 

所以文章雖然不寫了,把晡的噩夢實則無邊無界。咱家合夥人三不五時就要重新分析專案最後數據,這對他來說是抬頭一喚的功夫,對把晡來說,則是輕重不一的額外負擔。有時拿到其他同事準備的試算表,對方一開始輸入資料考慮欠周詳,格式隨便擺,導致事後變化利用徒增麻煩,甚至得重新設計原始表格從零做起。更慘的是有時東西要先由經理審過,這些中級主管為求自保,最愛問:「原始數據準不準確?你敢不敢擔保?敢不敢?敢不敢?敢不敢啊!?」照理說原來準備總表的人負責核對,這麻煩工夫應該已經搞過了,偏偏當初弄的人趕時間省手續,上頭沒註釋沒簽名,於是把晡又得拿別人準備的總表核對原始資料,等於從頭來過。

 

幸好七月的專案再怎麼捲土重來,拖到九月、十月,也沒啥新戲可唱;九月初雖然又被逼上了另一個案子,但規模小,過個幾週就迅速交差。於是接下來二個月把晡瞬間從合夥人的世界消失,明明座位相鄰,中間走道倒像隔了二個時空一般。公公不喚,小李子晡也樂得不當賤役奴婢,專作原來一般業務安心過日子。直到聖誕節前最後一個禮拜,人正趕著年底前把檔案收齊,忽然春雷一聲響:「把晡啊,我最近又收到另一個跨國專案,麻煩你再幫個忙吧!」

 

這可不是咱家合夥人,從他座位的隔牆後探出頭來嗎?好個無憂無慮的作你聖誕美夢,放完假回倫敦,馬上跳火坑重操舊業!

 

------

 

話說資料重新分析的加工苦算不上特級折騰,好歹要花的時間、精力都在掌握之中,有時累人只是因為長官資料要得急,東西得加班趕出來;了不起進廁所大罵幾聲幹,出來之後照樣笑容滿面的一條好漢。時間夠的話,大可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惹上這種全球專案,要說箇中真正恐怖的地方,其實是跟四海同事要資料。

 

要資料是件苦差事,然而跟不同國家的聯絡人要資料,才是令人自問是否上輩子為人不仁才遭此報應的天殺苦差。為了這幾件專案跟四海八方的海外同事博鬥,頭一回見識到何謂跨文化差異。

 

當初剛到英國工作,意外查覺英國人做事十分不牢靠。這些英國佬東西可以不交接就揚長而去,放假放得天大地大皇帝大,明明訂好的截止期限時常一延再延;學幾次乖之後,心臟雖然大了些,然而業務若跟人家有所牽扯,還是要加倍叮囑 求自保。

 

豈知後來和歐陸國家相比,才了解如此散漫的英國人雖然比上不足,比下卻綽綽有餘。在歐洲,英國人榮列熱衷工作放不開的狂人榜首席。歐陸國家不但國定假日、宗教節日零零總總,比英國繁多,下班時間一到走人的功夫也毫不留情。這麼說吧,假設把晡發信到日本、香港、新加坡,信寄去若是亞洲晚上八、九點,十分鐘後照樣也有人回覆。若和美國、加拿大預定電話會議,基於大西洋二頭有五、六小時時差,對方也會提議他們當地時間八點打來,換句話說他們會為了會議提早一個多小時進辦公室。這種情況很少在其他歐洲國家身上見到。

 

只是平心而論,歐陸國家和英國時區相近,通常也沒必要特別早到晚歸。再說,把晡本也是為了逃避亞洲沒天沒夜的工作文化,才逃到歐洲來企圖過爽日子,所以也不便過度批評啦

 

然而這一回首度跟神秘異國風情四溢的海外公司交手,才又恍然大悟,一山還有一山高,一山也還住有一山的大老妖。能分得歐洲區都算三生有幸,負責區域只要南不過地中海、東不越烏拉山,都該四肢伏地痛哭流涕。歐洲這些海外同事電子郵件寄了,多半不會石沉大海,電話打去不至於避而不接;說明不清不會裝懂,信裡懇請答覆也立時回信確認。換句話說雖然動作慢了點,但是一般正常人類往來的可預期行為都在,頂多時間快到催催,提醒一下便可。

 

那其他地方呢?舉個例子來說,把晡有回打電話到加勒比海的小島國催東西,對方不疾不徐,徹頭徹尾「慢個幾天,天也不會塌下來」的慵懶口氣。

 

「請問你們什麼時候要收到資料?」

 

「我們希望最晚最晚這禮拜五前要收到。」

 

「好,那我下禮拜一寄給你。」

 

你是耳聾嗎!?「不好意思,我們一定要禮拜五收到,因為英國這邊還要統整幾十個國家的資料,需要一些作業時間。」

 

「我們禮拜五之前沒辦法處理完畢。客戶給的截止期限不是禮拜五吧?我只要在對外的截止期限前一天寄給你就好,不是嗎?」

 

這個人是無賴嗎?「可是我們必須預留一些時間以防萬一。假如我們發現你們資料格式不符,這樣才來得及修改,而且我們需要提早收到你的數據,才能事先估算內部的統計資料。」

 

「我們的資料不會有錯的啦!不過就幾張表格,那麼簡單。」

 

既然那麼簡單,為何不能準時交來咧?把晡這廂氣急敗壞,電話那頭卻持續飄來加勒比海的陽光、沙灘、海水味,害我都懷疑對方經理是不是趕著下班後要去衝浪,才懶得跟我一般見識。

 

這個小島本人催不動,後來把黑名單上呈全數交給老闆去橋,至少東西最後還是到了手。甭說,還有一天到晚找不到人,把晡電話打到人家秘書光聽我一聲「Hello」就認得本人「啊你就是倫敦分公司的誰誰誰」的惡質聯絡人;或者從個人Yahoo信箱回覆,請我轉寄原附信函,結果電子郵件發出後自此無消無息,對方主管放假中,最後決定搞失聯的離奇案件。

 

東西到手,也不確保噩夢就此結束。明明同樣格式寄出去,還千拜託、萬拜託、都要跪下來給他苦求絕對不要更動了,偏偏有人就耳朵硬、手賤,惡意自動自發,東西回來自動添加欄位、合併儲存格,導致我們這頭若是順手資料直接複製貼上,肯定弄得總表一張大花臉。運氣若差一點,史前時代的笨重電腦馬上掛點。這些天才要不然擅自竄改表上設定的公式,逼得我們審同事寄來的資料,也必須審得像防賊一般。


 

說了這麼多,都不比實際例子來得生動,所以最後還是用個案作結吧。把晡前前後後弄了三個專案,迄今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國家:



 

日本   

   

某次陪同合夥人打電話去東京確認數據正確與否,順便查詢資料是否需要變更,一聽我們如此問法,軟弱的日本合夥人當場露出「真的嗎,那真是很叫人苦惱呢」的感嘆口氣,但嘆沒幾聲完全不敢靠腰,再開口,像欠了我們這兒一屁股債一般道歉連連,馬上把資料收回去重頭做起。

 

橫批日本人團結力量強,但個別擊破的話真的軟趴趴再加上英文普遍講得不怎樣,用英文恐嚇他們效果顯著只不過他們假面功夫一流,可能電話一掛馬上就變臉飆髒話

 

「英國人真是相當沒有禮貌的呢~」

 

然後旁邊馬上附和:そうですね!

 



 

俄羅斯   

 

同樣打去催資料,把晡另一年幼同事負責聯絡俄羅斯。某次他講完電話一臉驚恐,我滿腹好奇,追問電話那頭說了什麼,他說:

 

「我剛剛用比較強硬的態度催他們交東西,結果那些俄羅斯女經理的口氣好兇狠!好像在警告,你膽敢再對老娘用這種口氣說話,當心我那天夜黑風高KGB 一槍斃了你,隔天毀屍滅跡警察也查不出誰幹的。」

 

把晡一邊安慰他別想太多,一邊從寄來的人事資料查查這些俄羅斯女經理的來頭;檔案一開,嘖嘖嘖,個個美艷風霜的冰山美人,只不過眼睛那股狠勁,明明事會計師,怎麼看來竟然有前華沙公約女特務的Fu

 

橫批:一整排龐德女郎,天曉得是不是間諜假扮會計師!

 

 




德國   

 

我們寄送既定表格一份請他們填寫,回來的時候表格滴到生長激素,一口氣變成三份,還配上一份落落長的 Cover Email,印出來正反列印還塞滿二張 A4

 

把晡細讀電子郵件內容,這才弄清,原來德國同事在電子郵件註明專案的相關變因,依據變因組合總共設定三種狀況,於是回贈我們狀況A、狀況B與狀況C等三種資料組合……

 

橫批:簡單的問題弄得太複雜,一整個過度仔細的偏執狂!




 




 

拉丁美洲 

 

上頭後來規定,與拉丁美洲聯絡都要把電子郵件副本寄給美國的「拉美專家」。某一回又是把晡那年幼同事,催東西催得急了,直接和南美洲某個國家的合夥人下最後通牒,用 粗體16號紅色字 發信要資料。

 

這封信副本也進了我信箱,信一開,怵目驚心的 粗體16號紅色字 叫把晡冷汗直流。轉過頭好心問信這麼寫是不是有點不妥,同事才說沒關係吧,那知電子郵件寄出沒幾分鐘,收信人還沒回話,就先收到「拉美專家」丟來破口大罵的教訓信一封。教訓信大意是說英美分公司合夥人、中階主管、助理可能「君不君、臣不臣」打成一片,但是拉丁美洲國家的文化裡階級分明,向上位說話有一定的分寸,明說暗指,總之咱家助理發的電郵太過放肆,搞不清楚自己的身分。

 

這封教訓信嚇得小同事連忙寫信道歉,小同事自幼英國長大,從小沒被打沒被啥教訓,沒大沒小慣了,不像我們東方人可以理解主管、長官至高的權威。反而收信的南美洲合夥人和英美國家打交道打慣了,還掉過頭來安慰人,直說他知道英美文化部屬溝通的模式不同,還說,有時話講得直接一點、講得白一點反而方便做事。

 

橫批:

 

低階員工還是在英美當好,但要享受咆哮凌虐員工而不被告的主管待遇,最好還是把職場規劃鎖定亞洲跟拉丁美洲!

 

 


 (哇哈哈哈哈恁爸的權力就跟帽子一樣大啦!!其他的東西也有這麼大就好了)

 




註一:

有些同事的習慣很糟,不然就是對特定軟體的了解不夠深。由於這些東西對於沒在用 Excel 軟體的人來說沒太大意義,所以特別挪到後面來。

譬如說吧,用 Excel 不就是為了自動計算方便嗎?不然就用 Word 文件檔就好啦。偏偏就有人完全不用我們這頭設計的表格自動計算,反倒把所有東西當成文字內容輸入,一大段一大段打進儲存格。如此以來我們就不能拿他們的數字再去換算,非常麻煩。

另一個討厭的習慣則是分散資訊。他們表格上想到寫一點,自己另外貼的附件裡又寫一點,Email裡頭再寫一點,導致只看其中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abuccino 的頭像
    babuccino

    一個人落腳倫敦大橋

    babucc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