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百篇也慶祝了好幾天,該是展望未來的時候:趁著一百零一篇起跑,把晡在德國北部玩樂的系列文章也要陸續開跑!

......豪邁的話才說完,把晡這週六就花了半天在雨中漢堡取景,另外半天在家裡當了非常稱職的宅男,原本擬好的「每周末都要到一個新的北德小鎮開眼界」計劃完全拿去擦屁股沖馬桶。要怪只能怪德國北部的天氣實在爛到一種找不出形容詞來罵的境界;二小時車程的範圍內,到那那兒都給我在下雨。

不過還好計畫上周已經開始落實,這週只是意外休息而已。今天剛好就來補寫篇遊記。

放假怎麼玩

三年多前人到德國東部的德列斯登念了二個月語言學校,便碰上了同樣的問題:週末假日一到,是要一口氣柏林漢堡科隆慕尼黑,坐特快車把德國東南西北的大城、名城全部衝完,還是專心挖周圍的小型城市來玩就好?

那時跟霞飛討論,二人決定專心玩周邊小城。

那是因為:




好啦,不瞎扯。那不僅是因為歌德學院本身就專挑周邊小鎮當校外郊遊地點,我們也一致覺得,以後又不是沒機會來德國。未來再踏上日耳曼人的地盤,坐飛機一定在大城市降落,歐洲
Intercity的列車也都還是先到大城市,所以柏林、漢堡、科隆、慕尼黑一定還有機會再訪,要玩不急於一時。

那年我們先後跑了薩克森邦的 BautzenMeißenGörlitzPirna(對老照片感興趣的話請看這,另外去的二個稍大一點的萊比錫和威瑪,也是因為離根據地不遠的緣故。事後衡量,二人都覺得這決定非常明智!像把晡後來到了倫敦,連巴黎都沒那麼常去了,叫我從倫敦專程趕赴機場,飛去一個人口不過二、三萬的德東小鎮,那真怎麼也提不出那股勁兒。

我們的大城必定再訪理論也迅速獲得證實:同一年九月,把晡去探望朋友行經科隆換車(然後就順路出了車站拍幾張知名的科隆大教堂照片),隔年四月果然也專程跑了一趟柏林;去年十月受朋友邀請再訪慕尼黑,然後你看,現在我不是在漢堡了嗎?

雖然挑了個爛到不能再爛的時間來啦......


第一站!

上次到了薩克森邦,玩當然就在地玩薩克森。這次到了漢堡,小小城市邦,上有比鄰丹麥的什列士威–霍爾斯坦(Schleswig-Holstein)、左有面積遼闊的下薩克森 Niedersachsen、右有.......反正就是一個邦的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Mecklenburg-Vorpommern)。漢堡夾在北海與波羅的海之間四通八達,說要出城玩,一時間還真不知道要去哪兒。




一天到晚問同事哪裡好玩,問久之後他們也很好奇,把晡週末到底要去哪裡履行一介亞洲觀光客的神聖拍照義務。頭香唉!到底是哪個北德城市搶到了?是中古世紀以來便以產鹽致富的呂納堡(
Lüneburg),還是漢莎同盟的重點城市、德國波羅的海大港呂貝克(Lübeck),或者是北疆另一大港、緊鄰運河的基爾(Kiel)?

「我決定要去 Schwerin」答案揭曉。 



「啊?!你要專程跑去施威林?」德國同事聽到這答案有點措手不及。

「可是呂貝克很漂亮唉,你不考慮先去呂貝克嗎?」英國同事如是說。

「你沒事跑去Schwerin幹嗎?」這是霞飛說的。

「你知不知道很多台灣人連你去的這個地方都沒聽過。」接著台北德文班的學弟也這麼說。


吼!我不管,做力排眾議的事情最有快感了。

把晡出門去玩,越沒聽過越神祕的地方越想去。平平是小型城市,施威林身兼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邦的首府;換句話說,過去這是由前東德管轄的城市,說不出的神祕加三級,叫人心生嚮往。德國現任總理梅克爾,就是這個邦出身的(真是對旅遊毫無貢獻的資訊;不過那個邦名字實在太長啦~後面一律改叫小梅—前波邦,也不管聽起來像不像叫小姐的花名......)。

本人事前做足功課,得知施威林地形得天獨厚,城區坐落於大小湖域相鄰為界的土地上,兩者一體成形。說得矯情一點,城市與大小湖泊已達「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的契合境界,這款湖水與城市渾然天成的好風光,想必很有看頭。 



(看地圖還沒感覺,來看鳥瞰圖:美不美!)


(齁,這城堡的位置設計,真是太神奇了~)


說漢堡多水,也不過就中間二個內阿斯特和外阿斯特湖,反觀施威林,湖泊大小綿延一個接一個,而且湖中小島上還蓋了一座城堡,城堡今日已用做邦政府的所在地。記得以前在旅遊相片分享網站見過這座城堡的倩影,城堡的小小島嶼二頭搭建二座橋銜接陸地,扼要天險簡直可以用「湖心亭治邦」來形容。如此美景,把晡在北德離棄漢堡的處女航,當然要心甘情願讓它摘去。
 


出發至施威林


 
(搭車過程僅以圖片帶過)


(抵達!)







......

這車站......

怎麼看起來有點小?

四個月台,這不是咱們一個礁溪車站就有的規模嗎?這是那門子的一邦之府!

上回把晡寫「德文安親班」一文,為了援引一些德國都市人口大小資料,費心上了維基百科查了一番。在歐洲前五十大都會區那一頁,還特地看到一行字說:「施威林雖貴為一邦之府,但因其條件未符合都會區定義,所以未能排進前五十大。」於是德國十六個邦,就小梅—前波邦的施威林沒排進去。那時雖覺得好奇,卻也沒放在心上。

這天剛下車便覺得車站冷清,才在想是不是因為禮拜六的緣故,出了車站,直感空氣中寫了巨大的「蕭條」二字。也不過才一小時多車程,這裡和漢堡車站始終熙來攘往的光景已無法比擬。也許周末來車站坐車子的人少,但那個小車站冷清得直比歇業前的三商百貨,「站前廣場」那要不是放了很多隻裝飾牛,吸引家長帶著小朋友來騎著玩,恐怕站前廣場也可以小演一齣空城計。

 

把晡拿起相機四處拍,馬上就發現問題所在;如果是到了一個如詩如畫的德國小鎮,結果火車站沒什麼人,本人日記裡的描述就會是「能夠獨自享受到童話般小鎮的靜謐,這是何等運氣;小鎮今日為我獨有,實乃人生一大樂事也」。但來施威林,心裡期盼一個邦的首府總要有些規模,期望一高,標準也變得嚴格一些。再者當天天氣陰暗,室外濕冷,簡直就是在幫蕭條感加值,走路不出幾分鐘,前東德時代遺留下來、久未粉刷翻新的舊房子已然堂堂登場。

一言以蔽之,這地方,一點都不如詩如畫!要不然,頂多就是像令人錯愕的新詩和叫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的現代畫。




雖然自己是衝著前東德城市的面子而來,但真見到這麼黯淡無光的房子外牆,心裡兀自捏了把冷汗。幸虧周邊的房子,並非每一棟都長這模樣,否則這一整區要是都這種外牆,火車站走出來活活像跑進大型監獄的營區,屆時那股氣氛就不只是蕭條,而叫肅殺。

把晡三年半前去的德列斯登,也在前東德境內,所以倒也不是從沒跨過前東德和前西德的分界線。但是德列斯登所在地的薩克森,在1870年俾斯麥統一德國前本身就是個頗富庶的屬地,德列斯登身為首府,也被薩克森的公爵妝點打扮得像易北河畔的明珠一般富麗堂皇,號稱「易北河畔的佛羅倫斯」。明珠縱然給共產黨統治五、六十年下來,多了不少醜得驚世駭俗的建築,但德國重新統一之後,薩克森儼然是前東德經濟復原表現最亮眼的邦,可想而知,德列斯登多多少少又得以找回那股活力來。

回頭看咱們的施威林和小梅—前波邦,被俾斯麥納進德意志帝國之前就已是個窮地方,德國統一之後也未見起色,失業率一直停留於在全德的排行榜頂端。小梅—前波邦沒什麼產業,當地仰賴的主要收入靠農業跟觀光,也難怪一邦之府連全德五十大都會區都排不進去。

據悉,小梅—前波邦可是德國國內旅遊第二受歡迎的目的地,不過以火車站內的旅行資訊推測,因為多數都以德文印製,英文資訊並不好找,所以觀光客主要還是以國內的其他德國人為主吧。而且這些德國遊客很多都直衝波羅的海沿岸的海邊度假地點,因此最後到底多少人跑到施威林來,然後這些來的人當中,又有多少會傻得像把晡一樣挑冬天到施威林來,那就是個不可知的問號了。 

不過還不能拿火車站前的光景把話說死,到這時還可以懷抱點希望。怎麼說呢?德國的城市跟咱們台灣的城鎮不一樣。台灣的城鎮,很多都是在鐵路已經發明之後才開始發展的,所以火車站周邊,理所當然就是一個城鎮的中心。有的城鎮不還是因為鐵路經過才發達的嗎?然而反觀德國,這些老都市比較有規模的聚落至少可以追溯到從十三、十四世紀(如果是西德曾經讓羅馬帝國統治過的都市,納歷史就更悠久),近代都市的雛形,最晚到了十七、八世界就已經抵定了。
 


於是鐵路發明的時候,市中心的精華地段早被占光啦!一個典型的歐洲小鎮,舊城區中央不外乎市民廣場一個,廣場周邊一定有市政廳,然後旁邊一個主要的大教堂;其餘教堂則分布在舊城區的其他地段。至於晚近才興建的火車站,通常只得挑在舊城區的外圍第一線蓋。以一個典型的德國都市來說,火車站面前一條會有一條康莊大道,一路領你到舊城區(
Altstadt 

當然以今日對都市規模的標準來衡量,歐洲這些城鎮的舊城區十分迷你,火車站的地點通常還不會太遠。如果是大都市持續向外擴張的話,火車站今日也算是市中心的一部分。只不過因為年代不及正統的舊城區悠久,所以火車站周邊建築,通常也沒有舊城區廣場來的講究、漂亮。
 

沒錯!把晡到了這個關頭,還在做著「火車站是新詩現代畫,那至少舊城區該如詩如畫」的美夢。我對著地圖找路,發現地圖比例尺放得極大,不一會兒便走過地圖上好幾公分的距離。照這樣算來,走到舊城區應該不出十分鐘。
 

從這邊左轉的話
.......唉呀!眼前那不就是個湖嗎?主角竟然毫無預警地登場了!


(左手邊的房子實在還是很像成功嶺的連部大樓......) 

(續)




說到那裝飾牛,真的是很多隻,幸好現在都可以用這種照片拼貼功能一次解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bucc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